地表水污染
到目前为止,有关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研究较多,地表水中的污染物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且已有较好的灭活方法。水体在自然状态中,有一定的空气溶解到水中,是支持水中生物呼吸的主要来源,其中最重要的指数是溶解氧(DO),外来物质进入水体后,可以被微生物分解,被溶解氧氧化,这都要消耗一定的溶解氧,这叫做水体的“自净能力”,如果外来物质太多,溶解氧被完全消耗,就是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中生物会因缺氧窒息死亡,或中毒,这就是污染状态。
地表水的分析处理
地表水水解的机理从化学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接触都会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可使共价键发生变化和断裂,即化合物在分子结构和形态上发生了变化。生物水解是靠生物酶的催化作用而加速反应的。但对致病病毒的研究尚不够充分,也没有公认的病毒灭活要求标准。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于局部地区。化学性污染物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合物。随着痕量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从地表源水中检出的化学性污染物已达2500种以上。而且,处理的方法也是相当简易好操作。处理参数如下: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一2002)
参数 | COD/(mg' L-1) | NH3-N/(mg' L -1) | BODs/(mg' L -1) | TP/(mg • L -1) | 大肠杆菌/个 |
1 | 15 | 0.015 | 3 | 0.02 | 200 |
2 | 15 | 0.5 | 3 | 0.1 | 2000 |
3 | 20 | 1 | 4 | 0.2 | 10000 |
4 | 30 | 1. 5 | 6 | 0.3 | 20000 |
5 | 40 | 2 | 10 | 0.4 | 4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