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
关于曝气池培养污泥
发布时间:2014-09-2600  字号: T T T

    某水厂曝气池因进水水质不稳的原因,导致污泥没有活性,微生物基本为0,曝气池长为90米,宽为52米,深为5米,如果想重新培养污泥的话应该如何培养,需要使用多少干泥才适合?


    关于污泥没有活性的问题,需要重新培养了,按照以上描述曝气池有效体积,是属于比较大的水池,因此培养的建议如下进行:


    1、先选取比较合适的干污泥或浓缩菌种,建议选择干污泥(接种污泥要用刚脱水不久的新鲜泥饼),投加至曝气池前需加少量水并捣成泥浆,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为池容积的2~5%。


    2、将曝气池注满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5-7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 h ,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如此反复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的进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闷曝时间要比上次缩短。约二、三周就可初步培养出污泥。当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达到1克/升左右时,就可连续进水和曝气。由于培养初期污泥浓度较低,沉淀池内积累的污泥也较少,回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后随着污泥量的增多,回流污泥量也要相应增加。当污泥浓度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后,即可开始正常运行,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3、闷曝期间如果污水的营养不足,则要添加营养物质,碳源不足可以添加白糖、面粉等,补充磷源一般以普钙Ca(H2PO4)2为主,补充的氮源以尿素CO(NH2)2为主。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300mg/L时估计BOD5值一般以100mg/L计,补充量按 m(BOD5):m(N):m(P)=100:5:1折算;


    4、闷曝期间,曝气强度原则上应结合水中溶解氧类控制气水比,一般好氧区溶解氧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3mg/L,兼氧区控制在0~0.5mg/L。其它监控指标主要有COD,生物相、pH值、污泥沉降比。取样分析频率为调试初期一般4h取1次样,中期6h取1次,后期8h取1次样。 


    5、调试注意事项 


   ①设置化料池及配备物料输送系统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是 必要的。   


   ②投加的污泥需尽可能化开,避免垃圾进入生化池,降低污泥使用效 率。  


   ③需随时掌握生化池内的COD及溶解氧变化情况,及时补充碳源和调 整供气量。   


   ④调试期间生化池pH值最好控制在7~8.5之间,发生异常及时寻找 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文章来源【http://www.cljubingxixianan.com】


免费获取污水处理方案
返回上一页回到顶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注:禁止发表网址链接
评价:
游客网名: 注册新用户
验证码:
环保通 Copyright © 2008-2013 www.hbt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8-8888 粤ICP备12018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