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对如何具体运用高pH值污水、废水调整抑制和杀灭丝状菌进行步骤上的说明。
1.将进流废水通过调整池充分调节,使进流废水的pH值基本保持稳定在10.0以上。但是在流入物化区之前,我们需要将废水pH值稳定在10.0左右。因为pH值低于10.0,流入到生化系统中将不会对丝状菌构成抑制和杀灭作用;相反,pH值高于10.0的话,由于后段不具备很好的调节pH值作用,物化区和生化区会受到额外的压力,严重的时候,物化区絮凝沉降效果失效,曝气池活性污泥快速死亡的情况会发生。
2.均匀地将高pH值废水抽入后续处理系统。在物化区前期可以控制pH值在11.0左右流入到后续物化沉淀池,这主要是因为,在流入高pH值污水、废水之前,后续构筑物内的污水、废水pH还是在正常范围内的,所以为了节约高pH值污水、废水的消耗量,尽快提高生化系统混合液的pH值,初期流入的污水、废水pH值可以适当提高,或者说高了也不需要特别控制。
3.严密监测物化沉淀池各点和流入生化系统首端的污水、废水pH值,保证物化沉淀区各水平面监测到的pH值的平均值不高于10.5。
4.为了使生化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混合液pH值提高,需要将活性污泥的回流值控制在最小值。通常回流比控制在5%,主要还是为了避免高回流比情况下,回流的二沉池中性废水过量的中和掉流入生化系统的高pH值废水。
5.注入生化系统的高pH值废水首先会使生化池前段的pH值逐渐升高,在曝气池曝气和搅拌的作用下,沿曝气池出口方向pH值会逐渐升高,根据水力停留时间可以粗略地估算出整个曝气池pH值升高至10.0所需要的时间。计算方法是根据生化系统的有效容积(曝气池有效容积)除以高pH值污水、废水进入物化处理段的流量,所得到的时间就是整个生化系统pH值提高到10.0所需要的大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