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充分知道造成活性污泥提升困难的原因以后,应该说对对策就不难确定了。只是需要明确在正常培菌阶段,活性污泥浓度到什么程度后才算是培菌完成呢?如果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会出现培菌操作人员仍然希望继续将活性污泥浓度提升的问题,结果是在多种限制条件的干扰下,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特别是当底物浓度供给受到限制时。
而在正常的活性污泥运行阶段,如果需要提升活性污泥浓度,原因必须要明确,即为什么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活性污泥浓度,如为了应对高有机物浓度进流废水的处理,我们就需要提高活性污泥浓度,但也是在高有机物污水、废水入流后再进行活性污泥浓度的提升。否则,提前通过不排泥来提升活性污泥浓度的话,往往是会发生活性污泥活性降低、抗冲击负荷能力下降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活性污泥在没有底物浓度配合的情况下,一味预先提高活性污泥浓度会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通常在1周左右即可表现出来。
所以,应对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的问题,在明确为什么要提升活性污泥浓度后,再进行底物浓度的评判和诸如消除过度曝气、营养剂投加不足、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