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被检测样品放置到显微镜上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显微镜开始观测活性污泥了。
2.调解显微镜自带辅助光源的亮度,当从目镜中观察到被测样品呈现亮白色时即辅助光源强度调节到位。
3.用粗调旋钮上下调解观察,捕捉活性污泥的粗略焦距,当发现活性污泥被检测样品时,再用微调旋钮进行精确调解,以得到最佳观测焦距。
4.观测时需要注意,微调过程会发现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盖玻片表面。如果盖玻片擦拭不干净,不熟练的观测者还是会误以为就是活性污泥样品的观测层,鉴别要点是该层表面以无机质为主,不存在活性污泥菌胶团所特有的絮凝效果,而是呈现不均匀的单体散乱状。第二层观察到的就是活性污泥层了,该层被观测物丰富,可观察到原后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是我们需要观察的检测层。第三层是盖玻片底面,其观测到的内容与盖玻片表面相仿。
5.观察到了第二层的活性污泥观察层,我们的显微镜调整就结束了。在实际检测中,通过改变物镜的倍数可以使被检测活性污泥的观测效果达到最佳。
6.显微镜放大倍数方面,就寻找和确认活性污泥宏观面来讲,用400倍即可,对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观察用600、800倍也能达到较好效果了,如需要观察非活性污泥及丝状菌等的特殊结构,可以选用1000倍的放大倍数进行细致观察。
7.在放大倍数与光亮度的关系方面,放大倍数越大,辅助光源开启亮度要求就越高。为此,我们需要在高放大倍数情况下开大辅助光源的亮度来满足观测亮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