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2年已有人率先开发出第一个以厌氧污泥中PHB为反硝化碳源的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氮磷去除效果。(菌种)因可将硝化过程控制在NO2-阶段,阻止NO2-的进一步硝化,然后直接进行反硝化,这一过程称为短程硝化反硝化。
根据硝化反应的化学计量学,与全程硝化反硝化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具有如下优点:硝化阶段可减少25%的需氧量,降低能耗;反硝化阶段可减少40%的有机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反应时间缩短,反应器容积可减少30%~40%左右;具有较高的反硝化速率,NO2-的反硝化速率通常比NO3-的高63%左右;污泥产量降低(硝化过程可减少污泥产量55%);还可减少投加碱度的量等。因此,开发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对提高生物脱氮处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内容简述如下:
不同溶解氧(DO)、不同温度条件下,考察体系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规律。
不同游离氨浓度、不同DO条件下,研究体系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规律。
综合各种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控制短程硝化过程,确定实现短程硝化的最佳条件。
在各种反应条件下,考察体系中DO、pH及ORP的变化规律,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的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