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污染来源
氮磷营养盐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化合物。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日益增加,使大量含氮、磷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中,增加了水体营养物质的负荷,其直接后果为水体富营养化。长期以来,我国废水处理大多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及悬浮固体为目标,对氮、磷的去除考虑不多,以至于造成大量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引起水质恶化、湖泊退化,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大量含氮和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的废水排入地表水体,带来了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其中磷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远大于氮。
废水除磷方法
当前,污水除磷的方法有化学法、微生物法、水生生物法、物理吸附法、膜技术处理法和土壤处理法等。固体吸附法作为一种有效的除磷方法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然而早期,主要是应用天然吸附剂或人工合成吸附剂进行废水除磷,这种简单的吸附除磷法显示出其固有的不足,如废水pH、氧化还原对除磷效率影响较大等。
废水除磷工艺
化学除磷技术化学除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最终通过固液分离的方法使磷从污水中被去除。目前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化学药剂的优化选择上。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技术,其优点是操作简单、除磷效果好、处理效率可达80%~90%,且效果稳定,不会重新放磷而导致二次污染,当进水浓度较大波动时,仍有较好的除磷效果。而生物除磷技术生物除磷工艺是一种经济的除磷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磷,而不影响总氮的去除,运行费用低,且可避免化学除磷法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