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河流是当前日益受到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由于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甚至为零,导致河水黑臭,鱼虾绝迹,污染的河流不仅失去了资源功能和使用价值,而且严重破坏周围的环境景观,甚至危害到河流周围居民的健康。
目前,我国已有少数地区进行河道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河道污水治理的主要方法
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疏浚污染底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从而改善水质。调水的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此类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浊度、eoD、ss、TP去除效果较好,对TN、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药剂用量少。但该河道污水治理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
3、生态一生物方法生态一生物法主要包括河道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复法,土地处理法、水生植物净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