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磷含量的高低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磷过多会限制藻类繁殖,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对于除磷的方法有生物除磷法和化学除磷法,从处理工艺上看,可以分为前置除磷法,同步除磷法和后置除磷法。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污水的后置除磷工艺。
什么是污水后置除磷工艺
后置除磷是将沉析、絮凝以及被絮凝物质的分离在一个与生物处理相分离的设施中进行,因此也叫二段法工艺。一般将化学药剂投加到二沉池后的一个混合池中,并在其后设置絮凝池和沉淀池(或气浮池)。对于要求不严的受纳水体,在后置除磷工艺中可采用石灰乳液药剂,但必须对出水pH值加以控制,如可采用CO2进行中和。采用气浮池可以比沉淀池更好地去除悬浮物和总磷,但因为需要恒定供应空气因而运行费用较高。
后置除磷工艺的特点
1)硝酸盐的沉淀与生物处理过程相分离,互不影响;
2)药剂投加可以按磷负荷的变化进行控制;
3)产生的磷酸盐污泥可以单独排放,并可以加以利用。后置除磷工艺所需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但当新建污水处理厂时,采用后置除磷工艺可以减小生物处理二沉池的尺寸。
后置除磷处理工艺存在所需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缺点,但当新建污水处理厂时,采用后置除磷工艺可以减小生物处理二沉池的尺寸。常用于除磷的药剂除了二价铁盐外,还有铝盐、石灰、三价铁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