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絮凝法是废水电解处理中的一种。主要应用在小型的废水处理中,用于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中的小颗粒物质进行吸附沉降处理。这种废水絮凝法相较于化学絮凝处理法具有操作方便、后续处理简单的特点,它虽然无需投加化学药剂,却需要消耗电能源,利用它进行絮凝处理所产生的污泥泥量少,因此,在印染、化工、制药及电镀等也用于来去除重金属、色度、有机物及悬浮颗粒和有毒物质等。
电解絮凝在废水中的应用
在废水中加入铁材与铝材作为电极(可添加其它材料,这两种材料相对成本比较低)。水作为溶解池,在水中形成电流,发生还原与氧化反应。对具有铬、铜及镍的电镀废水一般在水中PH=3时10 mA/cm2的电流下,其处理时间在1/3个小时则可以达到完全去除。
电絮凝还可印染、制革及造纸中所产生的高浓度色素进行去除。利用电絮凝法去除水中的色度还需要加加钠盐作为电解质,以1.5cm作为其极板间距,水中PH呈中性,电流密度大于1.5MA/cm2,小于2mA/cm2。则可达到98%的去除率。
另外据实验表明利用电絮凝法,在电流密度为16.7A/CM2,氟化物浓度在25mg/L的废水中,当水中PH呈中性时,在通电进行25分钟还原氧化反应处理后,可成功去除水中94.5%的氟化物。
电解絮凝法还对水中砷、硝酸盐、钙及地表水中的腐植酸具有很强的去除率。电解絮凝处理法属于一种较为环保型处理法,不过需要经常更换电极且电能消耗也比较高,总体成本都比较高。